提升質感的照明

提升質感的照明_Part.2 by Heng G Design

Ⓖ 提升質感的照明_Part.2

吊燈 - 閣 2017

出自於 SEED DESIGN 品牌,由陳昭成 設計師創作,

藏有東方的氣質底蘊,簡約內斂的禪意。

※適合空間:簡約、禪意、Mid-Century Modern。

如何使用燈光營造空間質感,我們挑選出三個項目,

今天從 Part.2開始:照明的層次。

燈火通明是好照明嗎?

其實在居家裡,恰到好處的照明,是需要配合使用心境去調整的,均亮的照明很適合辦公室,帶到家中反而使人無法放鬆,睡前的夜燈很適合幫助入眠,但放在客廳,可能會使人昏昏欲睡沒有精神。

繼上次分享光的色溫與感受,本次討論如何透過控制燈光位置、角度、數量與迴路,形成照明的明暗變化,呈現空間的層次感,甚至反應我們的心境。

大家可以嘗試這些方式來調整自己空間燈光:

→區域照明與重點照明:

區域照明負責日常照明使用,滿足基本亮度需求為主,常見有天花板崁燈、吸頂燈。

重點照明負責單一位置、物件以及喜好,來加強投光營造環境氣氛,堆疊空間亮度的明暗變化,常見有吊燈、立燈、檯燈,甚至展示櫃燈等獨立型體燈具。

→配合空間尺度調整燈具距離:

天花板燈具設計依據投射角度與空間尺度配置,讓投射光的範圍不重疊,我們可以感受到視覺的平行點產生的明暗層次。

→迴路設計:

燈光迴路是控制空間情境的重要因素,區域與重點照明本身就會規劃不同電源迴路,同樣是區域照明的迴路,可以再根據不同的投光位置來細分,增加不同的迴路開關,使空間可以再一次的透過電源開關的切換,使區域光轉變為重點光,產生更多有趣的視覺層次變化。

以上分享,期待大家可以去留意感受燈光所帶來的細節與層次。

下一篇再聊聊關於吊燈、立燈所延伸的燈光變化與工藝美感。

#恆居設計 #HengGDesign #SpaceMagic

#提升質感的照明 #不NG基本功

提升質感的照明_Part.1 by Heng G Design

「燈光」是門專業的學問,

本身具有完整的歷史發展,從光源種類、場所、氣溫等,因各種不同的狀態和需求,而有不同的建議。

 

如何使用燈光提升居家質感,我們挑選出三個項目,從 Part.1:光的顏色→色溫,開始吧。

首先,色溫的選擇會受到習慣、視覺、氣氛感受影響,

燈光的色溫指數越低,越暖、越黃;指數越高,越冷、越白,

低指數範圍2700K~4000K,適合規劃居家、飯店等空間,

高指數範圍4000K~6000K,適合規劃商空、辦公、學校等場所,

以往歐美地區因為氣候低溫的因素,常見3000K的暖色光,

與白熾燈相近的色溫,可以使空間感受溫暖與放鬆感。

另外如果觀察大樓內的辦公室夜間燈光,在4000K光源普及前,

常見使用白光,可以使空間產生明亮感、使人專注。

現階段因為技術的發展,4000K的光源相對廣泛,

這種清爽舒適的中性自然光已經逐漸取代白光。

 ‧

小總結,無論哪種光源色溫,在沒有配合「需求搭配」或「確認空間區劃」的情況下,

建議挑選固定型燈具時,統一單種色溫來規劃。

避免產生俗稱的陰陽色影響空間的完整性,或者委由設計師提供服務與建議,透過燈光提升質感,

創造適合您的空間氛圍。

照片為Foscarini_Birdie_9 Celing Lam

出自 Ludovica & Roberto Palomba 2012 年的作品

充滿現代感又富有古典美學的燈飾外型,透過燈照呈現傳統蠟燭燈的透光感。

※適合:現代、簡約、美式風格;可更換燈泡變換色溫。

#恆居設計 #HengGDesign #SpaceMagic

#提升質感的照明 #不NG基本功

#潤舍LuxuryLife #FOSCARINI